今天,我們來說一說精力管理。似乎說到精力管理這個詞,就免不了想到時間管理、有節(jié)制的人生、自律而規(guī)律的生活,以及或許很快就可以逆襲人生的希望。而事實上,作為80%的普通人中繼續(xù)普通的我們,終其一生也未必...
似乎說到精力管理這個詞,就免不了想到時間管理、有節(jié)制的人生、自律而規(guī)律的生活,以及或許很快就可以逆襲人生的希望。
而事實上,作為80%的普通人中繼續(xù)普通的我們,終其一生也未必會有真正的“所謂逆襲”,或者實現(xiàn)賺個1000萬的小目標。
可是,即便如此,即便或許我們的一生都注定平凡,那是否意味著我們再也沒有必要去費心思了解自己的精力狀況,并且對之進行管理?
而正是在這個所有商家都在拼命用盡一切方式奪取我們注意力的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在這個雞湯與干貨盛行鼓動所有人熱血起來不要平庸的時候,我們才更需要留心去保護我們原本就有限的時間與能量。
只有這樣,我們才有可能在各種信息的沖擊中保持自我的知覺與理性的判斷,才能更篤定自己的選擇,才能更信任自己的力量。
1、精力管理 到底是什么
于我而言,精力管理并不是干貨也不是雞湯。
它首先是一門知識,需要我們去學習與理解,然后是一種自我知覺,一種可以也應該持續(xù)一生的自我意識:
我們是否能夠有清醒的覺察,能夠留意自己的能量攝入,留意自己的精力消耗。
我們能夠盡力在大部分清醒的時間里保持自己身體、思維 、精神、情感的精力狀態(tài),持續(xù)地尋找或者投入到自己在意的事情中。
而不僅僅只是按照慣性生活。
《精力管理》 一書里說,“從生理的角度看,精力來源于氧氣和血糖的化學反應。從實際生活來看,精力儲備取決于我們的呼吸、進食的內容與時間、睡眠的長短與質量、白天間歇恢復的程度以及身體的健康程度。”
所以,把“精力管理”(這里側重于講身體的精力,思維、情感、精神精力我們之后再講)放到我們日常每一天的生活中,那就是呼吸、飲食、睡眠以及運動。
2、我們?yōu)槭裁匆?nbsp;好好享受生活
冥想
《精力管理》 里說,“生命中最重要的節(jié)奏常常被我們視為理所當然,尤其是呼吸和進食。延長呼吸時間有利于精力的恢復,也是健康的終極脈動。”
如果說飲食還算比較容易被注意到,那么呼吸與精力之間的關系幾乎被大部分人所忽視。
常常做瑜伽的人會知道,瑜伽從調整呼吸喚醒身體的熱量開始,最終也以調整呼吸完成全身的放松而結束。
平靜、有深度、有節(jié)奏地呼吸可以激活身體的能量,也能帶來放松、平和與寧靜。
所以,那么多人在說冥想或者坐享確實是有道理所在。如果我們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也愿意在瑜伽中體會呼吸帶給人的不一樣的感受,那么坐享/冥想幾乎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到的事情。
剛起床的清晨或者下班回家后的時間,又或者睡前,找一個不吵鬧的地方,躺臥或者盤坐,閉上雙眼,專注于自己的呼吸。深深的呼,深深的吸。
不用以為冥想一定是要思考或者有什么更深層的含義,專注于自己的呼吸本身,就是一件足夠有難度、有意義且有回報的事情。
每天15分鐘專注于自己呼吸的冥想,如果你常常覺得很累,不妨試試看。
飲食
我們體力的第二個重要來源就是食物。
可即使是那樣日常的一件事情,也未必表示我們在以相對更有利于精力恢復的方式進行。
比如,有些人常年喊著減肥,也常年用節(jié)食的方式期望體重能降下來。且不說體重是否真的能降下來,也不說體重降下來是否就等于身材更好。
僅說饑餓的狀態(tài)代價就是對我們日常精力的必然損耗——我們將無法從食物中攝取足夠的糖原轉化為能量。
在饑餓的情況下,除了食物之外很難有其他事情能吸引我們的注意。我們的精力會更容易集中到食物上,而不是其他。
對于飲食,《精力管理》給出了3個建議:
吃適當?shù)氖澄铮ㄑ侵笖?shù)低、低熱量、高營養(yǎng)的食物 )
以適當?shù)念l率 (少量多餐,每天吃5-6頓 )
吃適當?shù)姆萘浚?、7分飽,既不過飽也不過分饑餓)
看似簡單,卻并不容易做到。因為更常見的方式,是我們就按照自己長大的方式生活 ——讀書、飲食、睡眠。
年紀小的時候隨著家人的習慣而飲食,成年之后隨著社會里上班族的習慣進行飲食(餐廳或者外賣或者快餐)。
所以,我們常常吃低營養(yǎng)高熱量的快餐,并被其“美味”所持續(xù)吸引。
所以我們常常吃到過飽,以至于下午總是瞌睡連連。即便我們憂心過飲食與體重的關系,在了解精力管理之前,或許也從未真的思考過飲食與精力的關系。
要保持精力,我們需要對自己的飲食有所思考、有所節(jié)制和有所挑選。這并不表示我們需要對飲食有多么不近人情的控制。
事實上,長期的適度自律,搭配適度的自由享受,才是飲食的最佳的打開方式。
因為根據(jù)“80/20”原則:“如果你攝入的80%的食物都是健康且高效的,那剩下的20%可以是你喜歡的任何事物,只要分量控制得當。”
睡眠
除了進食和呼吸之外,睡眠就是我們最重要的精力恢復來源。
盡管睡眠也是我們每一天的日常,我們或許也未必真的了解睡眠的原理。(今天篇幅有限,不展開,下次單獨說。)
我們最常見的想法是:持續(xù)加班之后只有狂睡才能將能量補充回來。當我們熱血沸騰的時候,就希望自己應該24小時能量滿滿,覺得睡覺根本是浪費時間,應該盡可能縮短。
包括嘗試早起的人,或許很多也是通過減少睡眠時間從而騰出早上的時間來做一些事情。
而事實上,只有當我們得到了足夠且高質量的睡眠,無論是身體還是思維都才能更有效地運轉。
《超級精力管理術》里建議我們:
每天保證6-8小時睡眠時間;
睡前盡量不要工作或上網(wǎng),讓自己放松下來;
睡前不要攝入咖啡因和酒(微醺真的并沒有有助于你的睡眠質量,尤其是后半夜)
如果你愿意思考精力與睡眠的關系,并在自己的生活中去體會,逐漸地你一定會明白:即便是每一次打了雞血后,也真的不需要通過減少睡眠去成就點什么。
因為減少了睡眠而多出來的時間里,你也未必能夠擁有足夠的思維和體能狀態(tài)真的去做好些什么,或者持久地做些什么。
即使你每一次從無盡疲憊的加班狀態(tài)中解脫后,你也不愿只通過超長的睡眠來補充體力。
你會明白,足夠質量的睡眠就能夠帶給你一定程度的體能恢復,而全方位的休息與放松,還需要安排一些時間做適量的運動、見一見想見的人、投入一個讓你忘掉壓力的愛好。
運動
其實運動根本不用多說,幾乎所有人都知道運動的長期價值。但是即便如此,大部分人還是幾乎不鍛煉。
原因也很簡單,真的運動起來需要我們踏出舒適區(qū),體驗不適的感覺,并且這樣“不適狀態(tài)下的運動”需要持續(xù)一段時間才會見效。
受到人短視與自動尋求舒適的本性限制,大多數(shù)人在看到明顯的效果之前就放棄了。
今天我想說的是,我們并不是人人都要成為馬拉松跑者,參加健身選美,成為體能冠軍。我們根本不需要給自己訂過高的運動計劃。
有時候,甚至只是每天一個俯臥撐就能讓你的生活變得大不一樣。
當我們不對健身和運動的效果有太過分的期待,只是將它當做日常的一個簡單的環(huán)節(jié),那它則很有可能像呼吸一樣自然地持續(xù)每一天伴隨我們。
就比如《微習慣》的作者就是從給自己設定“每天一個俯臥撐”開始,做到了后面一天100個俯臥撐。
他從頭至尾的真實目標就只是“每天一個俯臥撐”,以少量到?jīng)]辦法做不到的任務來要求自己務必完成。
至于超額完成的部分,那都是附加值。有狀態(tài)的時候就超額,而再辛苦的時候你依舊能保持這種持續(xù)運動的狀態(tài)。
這樣的狀態(tài),與給自己設定“每天100個俯臥撐”但從來堅持不到三天并在內心覺得自己毫無毅力根本無法堅持運動的狀態(tài),是完全不一樣的!
如果你也愿意擁有更充沛的精力而付出一些額外的努力,給自己培養(yǎng)這樣一個微習慣,未必不是一個好主意。
閱讀
精力管理和閱讀有什么關系?
因為,如果不是閱讀,我大概永遠也不會在我日復一日又慣常的生活中遇到“精力管理”這個概念。
我也不會去了解到自己的精力狀態(tài)原來有不同的四個維度(身體、思維、情感、意義或者精神),我也不會在這里將自己的所讀、所想、所觀與所感書寫出來。
讀書的確可以帶給我們很多額外的價值,打開網(wǎng)頁也有很多文章在講怎樣讀書更有效,讀什么書,以及讀書怎樣改變了自己的生活(包括我自己的文章)。
但從本質上講,持續(xù)閱讀本來就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就像運動、飲食、呼吸一樣,從來不需要有太多的目的和技巧。
所以,即便你不是大篇幅的主題閱讀,即便你從來不做讀書筆記,閱讀也永遠都是一件有意義的事。
不信的話,你去問問那些寫讀書文章的人,即便是遠在自己還沒開始寫讀書文章的時候,即便是我們最初并不知道讀書有這番實用價值的時候,即便是別人都笑我們是書呆子的時候,我們依舊是和現(xiàn)在一樣在閱讀。
3、我們?yōu)槭裁匆?nbsp;有意識地生活
所以,于我而言,精力管理就是這樣一種自我意識:知道自己當下在如何生活,知道自己最終想要如何生活。
而盡可能地去縮小這兩者間的距離,則是我們畢生都將面臨的挑戰(zhàn),也是我們?yōu)槭裁匆x擇這樣去生活,而不是按照慣性無意識地跟隨感覺生活的理由。
昨天我看到一篇文章,講的是兩位二十多歲的女孩子開始創(chuàng)業(yè)做自己的工作室獨白,文章是這兩位姑娘一起寫的。
文章的最后她們寫到,“十年過后,我們也可以說,我們的二十幾歲,每一天過得都充實而有意義。每一天,都是為自己而活著。”
看到這句話,我覺得十分觸動。
在二十多歲的時候就能明確感受到自己內心所追隨的事情,二十多歲就有能力真的開始做這件事情,二十多歲時可以不受制于太多束縛裹足不前,那是一種多么令人羨慕的美好。
但現(xiàn)實生活就是,我們并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運氣、實力和勇氣,在年紀輕輕的時候就大放光彩。
但我們依舊有機會,也有權利,也有力量去把握住當下尚未流逝的每一刻,并在以后的每一天都更有自我知覺地生活。
我不為成為牛逼閃閃的人物。
我只為:平凡如我的人生,如果那十萬分之一的運氣在人生的中間段果真出現(xiàn),如果我終于在某一天遇見了讓自己內心發(fā)熱的事情 ——
那時,我還能保持著充足的身體能量與心里的勇氣去追隨,即便我不再是年輕的歲數(shù),不再有年輕的身體。
知識技能實戰(zhàn)類課程
戰(zhàn)略與規(guī)劃
企業(yè)創(chuàng)新戰(zhàn)略和創(chuàng)新管理
技術路線、技術平臺與產(chǎn)品平臺規(guī)劃
組織管理
管理者的創(chuàng)新領導力
體系流程
打造高效研發(fā)體系
產(chǎn)品創(chuàng)新研發(fā)流程與工具
核心技能
成功的產(chǎn)品經(jīng)理技能修煉
研發(fā)項目管理
產(chǎn)品需求分析與需求管理
系統(tǒng)化項目管理能力實訓
創(chuàng)新工作坊
產(chǎn)品創(chuàng)新工作坊(四課程,詳見下表)
職業(yè)創(chuàng)新能力訓練工作坊
創(chuàng)新思維與技能解決工作坊
關鍵實踐
TRIZ理論與實務高級班
質量功能展開QFD訓練班
敏捷研發(fā)項目管理(SCRUM master)
微創(chuàng)新-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最佳創(chuàng)新實踐
《全球經(jīng)濟危機下的企業(yè)發(fā)展戰(zhàn)略》
《低碳經(jīng)濟下的企業(yè)發(fā)展戰(zhàn)略》
《企業(yè)戰(zhàn)略管理》
《生產(chǎn)運作管理》
《供應鏈與物流管理》
Copyright © 2010-2025 HR研究網(wǎng) All Rights Reserved.粵ICP備1106453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