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少年憑借一款令人心動的應用一夜之間成為“百萬富翁”,這是個極富吸引力的傳奇故事。這個故事不僅吸引了投資者、記者的目光,還最終吸引了雅虎(Yahoo)。在17歲少年尼克·達洛伊西奧(Nick D'Aloisio)生活、工作和學習的地方——倫敦,他的成功故事還被看做是一個標志,預示著倫敦能夠成為一個足以與硅谷抗衡的科技與創(chuàng)新中心。
當然,有關這位少年以及他所開發(fā)的應用Summly的故事遠非“一夜暴富”這么簡單。雅虎在3月底為收購這款面向iPhone的新聞閱讀器支付了近3000萬美元。這個故事證明,一個有吸引力的構想以及一個強大的全球化網絡至少與作為底層支撐的技術同樣重要,有時候甚至更重要。這個故事還說明,雖然倫敦有理由為金融城老街(Old Street)硅谷環(huán)道(Silicon Roundabout,大量新興互聯(lián)網公司聚集的地區(qū),享有英國的迷你硅谷之稱)的興旺感到興奮,但相對于已發(fā)展得非常成熟的硅谷,倫敦仍只是個“早熟的孩子”。硅谷仍是最佳創(chuàng)業(yè)中心。
雖然Summly是在倫敦南部的一間臥室里開發(fā)出來的,但達洛伊西奧成為一名百萬富翁是遵從硅谷經典法則的結果。達洛伊西奧不僅在恰當?shù)臅r機想出了契合市場需要的創(chuàng)意——一款面向沒有耐心閱讀長文的“TL;DR”(太長,沒有讀(too long; didn‘t read)的縮寫)世代的新聞閱讀器,他還意識到,善于表現(xiàn)以及擁有能帶來豐厚回報的全球人脈網絡非常重要。
達洛伊西奧從12歲時開始自學編程,在偶然開發(fā)Summly之前還曾開發(fā)過其他幾款應用。Summly能夠自動將一篇完整的文章壓縮為幾十上百個字,使讀者能用智能手機快速瀏覽新聞概要。Summly的早期原型是一款名為Trimmit的應用,后者雖然在對細節(jié)的處理上比較粗糙,但為達洛伊西奧打響了名氣,并引起了亞洲富豪李嘉誠(Li Ka-shing)旗下風險投資公司Horizons Ventures的注意。
這位香港億萬富翁旗下公司聲稱,一開始他們并不知道達洛伊西奧當時年僅15歲,直到達洛伊西奧表示自己只能在上學前和放學后與他們會面、討論投資事宜。
從那以后,Horizons Ventures及其合作伙伴Osborne and Partners咨詢公司集結了一個全球化的人脈網絡, 以重新開發(fā)Summly.
達洛伊西奧的新導師們幫助他與蘋果(Apple)公司的設計大師喬納森·艾夫爵士(Sir Jonathan Ive)搭上線。Horizons Ventures曾經支持過iPhone智能虛擬助手Siri的開發(fā),因此請教了開發(fā)Siri的那些斯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的技術專家。Summly總計籌得150萬美元資金,對互聯(lián)網頗為精通的Lady Gaga經紀人特洛伊·卡特(Troy Carter)、藝術家小野洋子(Yoko Ono)、演員以及碩果累累的天使投資人艾什頓·庫徹(Ashton Kutcher)都有出資。斯蒂芬·弗萊(Stephen Fry)也參與了投資,并在一段市場推廣視頻中出鏡。他們的合力背書將達洛伊西奧從一個小書呆子提升為了一項兼具說服力和吸引力的熱門資產。
最終開發(fā)成型的應用運行流暢,在觸摸屏上操作起來干凈利落:在新聞概要處長按一秒鐘,觸摸屏上就會旋轉升起一朵“小花”,提示你可以保存或分享這則新聞。此外,絕大多數(shù)新聞概要讀起來都是通順合理的。